伴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渣土運輸逐漸成為亳州城市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渣土運輸管理問題已成為城市管理工作中難題和焦點老大難。違規超載、闖紅燈、沿街拋灑、帶泥上路、私拉亂運、隨意傾倒,這些已經成為工程渣土管理常用的名詞。如何使渣土運輸管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長效化,關系到城市環境秩序的維護,關系到群眾的身心健康。
一、成因分析
為什么在渣土在運輸過程中違規超載、闖紅燈、沿街拋灑、帶泥上路、私拉亂運、隨意傾倒等現象時有發生、屢禁不止呢?其主要原因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經濟利益驅使。由于渣土經營運輸者往往追求更大的利潤空間,不惜以污染環境為代價以身試法,經常出現違章超載超速和不按規定舍遠就近隨意傾倒建筑垃圾和渣土等現象,有些建筑施工單位和清運公司及車主甚至圖省事行己“方便”,經常是不按時間路線地點無證清運、私拉亂運;二是個別渣土車司機素質不高和法律法規意識淡薄。只想賺錢,不學法,對相關法律了解甚少,對違規引起的法律后果缺乏應有的認識;三是各部門協作監管機制存在漏洞。該管的沒有真正管起來,該查的沒有真正查到位,該重罰的沒有實施重罰,該整改的存在推諉扯皮現象,造成違規者有可乘之機;四是長效機制不完善。當前渣土管理仍處在靠突擊整治的層面,一直沒有走出“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的怪圈,缺少長效化、常態化行之有效的管理和執法機制。因此,難以取得根本性突破。
二、管理對策
1、把握特點、創新舉措。渣土運輸的特點是避開白天,以及市區人源流動時段和區域,在保證人身安全的基礎上,減少行車事故的發生。對出現的拋散滴漏現象在天亮前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整改到位,清理保潔干凈。針對這些特點,研究解決存在問題。
2、源頭管控、防患未然。一是定期對從業人員進行城管法律知識和整治工作要求進行培訓,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等辦法,并落實責任,提高其自覺執行意識;二是在清運渣土前,對建筑(拆遷)工地提出剛性要求,必須做到“五有”,即:有減速帶、有符合條件不低于2.5米高裝飾出新的圍墻、圍檔,有沖洗設備,有沉淀池,有硬化道路,缺一不可。同時要求做到“七不上路”,即:違規未處罰結案的、未辦理處置手續、禁止通行區域、陰雨水霧雪天氣、上級有重大活動觀摩保障任務、未安排清掃保潔人員、無收納土方單位(企業)證明。通過這些辦法和措施,確保從源頭、前端控制渣土清運車輛帶泥上路。
3、密切配合、協同作戰。實踐證明,對渣土運輸車輛的整治與管理,僅靠城管部門“單兵作戰”,可以說力量甚微,舉步維艱,必須緊緊加強與公安交警、交通、環衛等部門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整治和管理效果,也才能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否則事倍功半。針對渣土車違法行為大多發生在夜間的特點,主動協調交警,加大重點時段定點檢查與動態巡查的力度,對渣土運輸的“二點一線”,即施工地點、渣土處置地點、渣土運輸線路實施多方位執法管理,堅決做到發現一輛、查處一輛、處罰一輛,切實防止漏管失控。對違法逃逸的渣土車輛可通過調取數字城管和公安交警監控取證。在執法過程中既堅持文明執法,又堅持嚴格執法,對于一些渣土車違規后拒不配合執法人員檢查、暴力抗法、聚眾滋事阻撓執法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對于性質惡劣的在實施經濟處罰的基礎上,要追究刑事責任,同時追究渣土車車隊相應的責任。
4、專業保潔、快速反應。為防止拋灑滴漏,路面污染等,應組建專業化保潔公司,真正體現高效快速??沙檎{專人、機械建立常態化的快速保潔隊伍。發現污染,領導交辦或群眾舉報后,及時通知保潔公司,迅速組織人員、機械、設備到現場進行清掃保潔,確保路面整潔干凈。與此同時,保潔實行有償清理,由清運主體付費買單,提高違法成本。
5、強化執法,嚴管重罰。渣土運輸從業者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為違規運輸,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執法者失之于軟,不敢從嚴執法,更沒有嚴格實施高限處罰,錯誤認為一個城區內就是那么一些人在經營運輸渣土,低頭不見抬頭見,污染嚴重、危害大、群眾意見多、上級領導交辦的,象征性低限處罰一下了事,其結果造成沒有使違法違規者傷筋動骨,更未觸及痛處。因此,要使渣土運輸規范有序、整潔干凈,執法者必須拿起法律武器,板臉當好“黑包公”。不做無為“老好人”,從嚴執法,對危害大者以高限處罰,嚴重屢犯的清除其清運資格,吊銷資質,極大限度減小杜絕違法違規現象發生。
6、媒體推動、輿論監督。定期主動邀請報社、電臺、電視臺等新聞媒體記者對此項工作進行跟蹤報道,及時采訪報道正反兩方面的典型案件事例,對違法車輛及其所屬企業進行曝光,對處罰的結果及時進行公布,并對涉及渣土運輸車輛的典型事故案例進行剖析,每月都將處罰的車輛、車隊、整治相關情況向公眾公布,爭取公眾的理解和支持,從而起到積極警示作用。同時,積極主動上門做好宣傳工作,使渣土運輸公司和司機對運輸渣土及運輸車輛的有關運輸標準及要求心中有數,避免產生誤解,使之主動關心理解和支持渣土管理工作,并在平時經營和清運渣土過程中嚴格執行相關制度規定。
7、公眾參與,舉報有獎。目前,建成區不斷增加,而管理和執法力量相對不足,為極大限度避免管理執法盲區和死角,做到全面覆蓋。為此,建立舉報有獎制度,設立專門舉報電話,對群眾舉報的違規亂倒渣土及運輸車輛線索(時間、地點、車輛)和違規處置渣土的工地、公司,經查證屬實依法實施處罰的同時,給予舉報的市民精神及物質獎勵,從而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對于群眾的舉報,要及時解決問題,給群眾滿意回復,充分整體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形成多方參與的良好氛圍。通過這些措施和辦法的落實,一方面有利于進一步深入群眾,體現為民執法、為民服務的宗旨,另一方面又可以與群眾建立良好的關系,提升城管執法的良好形象,為以后的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提供良好的社會基礎。
8、堅持月考評、實行黑名單。對屢教不改,多次反復違規的亳州渣土運輸公司,主動與公安、城管、交通和建設聯系,健全完善渣土管理平臺,把所有渣土運輸單位、渣土車牌號、車主司機、地址和事故地點等基礎信息輸入相關管理系統,每月統計分析違法,事故次數,對排名靠后的聯名通報,實行“黑名單”制度,并記錄在案。凡被列入“黑名單”的,規定在一定時間內禁止從事清運和參與招投標。
渣土清運管理是一項長期艱巨性的工作,只有開始,沒有結束;只有高潮沒有低潮;只有前行沒有后退。要樹立長期作戰思想,克服一陣風現象,做到長期抓,抓經常,反復抓,抓反復,堅持整治不放松,堅持嚴查不動搖,堅持嚴管不懈怠,確保為城市大建設,大發展服務,為廣大市民提供一個干凈、整潔、舒適、宜人的生活和工作環境。